神經叢林中“探囊取物”——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神經外科成功治愈臂叢神經腫瘤
摘要:
近日,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神經外科成功為一位復雜臂叢神經腫瘤患者實施顯微手術,并取得理想治療效果,此項技術的成功實施,為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治療復雜周圍神經病變開辟了新局面。
于女士是一位秦皇島市撫寧區的中年婦女,有著一雙勤勞而靈巧的雙手,種莊稼、開扇貝、打零工......無論干什么活兒都駕輕就熟,用辛勞的汗水灌溉著幸福的一家。然而三個月前的一次檢查,給性格開朗的她及整個家庭蒙上了一層陰霾.......
半年前于女士無意中發現自己左側鎖骨上方長了一個1.5cm左右的小腫物,由于不痛不癢,便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三個月前,于女士發現腫物越長越大,并且出現了左側頸部不適和上肢麻木感,她立即在當地醫院做了超聲檢查,并嘗試進行腫物切除。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發現腫瘤和神經關系異常密切便中途結束了手術,術后告知于女士腫瘤切除風險較大,稍有不慎便有左側上肢活動障礙的可能,可是如果放任不管,隨著腫瘤的生長也會逐漸侵蝕神經導致功能障礙,當地醫院建議轉至上級醫院進行手術。于女士轉輾多家醫院,聽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專家團隊已到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開展醫療工作,最終信任并選擇我院進行手術治療。

(術前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神經系統查體及神經功能評估)
住院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派駐技術骨干吳超和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陳志永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神經功能評估及影像學檢查,初步診斷為“左側臂叢神經源性腫瘤”?;颊吣[瘤位置較深,并且周圍由星羅密布的神經包裹,腫瘤下極及內側分別毗鄰鎖骨下動脈及椎動脈,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的肢體功能障礙及大出血。由于患者經歷過一次手術,正常結構遭到破壞且周圍組織粘連,大大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對外科醫生手術技巧和經驗更是巨大的挑戰。
隨后,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劉彬教授的指導以及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鳳君的積極協調下,吳超、陳志永兩位醫生以及麻醉科手術室醫療團隊聯合為患者實施了顯微鏡下左側臂叢腫瘤切除術。術中,吳超醫生在放大近十倍的顯微鏡下仔細辨認臂叢神經,憑借豐富的解剖知識和臨床經驗,在神經叢林中辨別出腫瘤的邊界,用顯微器械小心切開腫瘤包膜,抽絲剝繭般分離腫瘤,腫瘤被完整切除,且臂叢神經及周圍血管的完整性保存完好,整個手術耗時約1小時,出血不到10ml。

術后,患者無新發神經功能障礙,上肢的運動及感覺恢復正常,術后第二天患者便可以正?;顒?,術后病理提示為良性的神經鞘瘤。
本次手術,醫生采用沿皮紋切口及皮內縫合技術,既保證了切口的美觀且無需拆線。目前于女士已出院,勤勞的她又恢復了往日的樂觀,投入到了新的勞動當中。
醫療科普
臂叢神經鞘瘤起源于臂叢神經鞘膜,多為良性,惡變較少。腫瘤早期常表現為無癥狀性包塊,但隨著腫瘤生長,因占位效應及侵犯神經,會引發上肢的疼痛、感覺異常及活動障礙,如疼痛劇烈、生長速度較快、短時間內出現肌力下降時,應警惕惡性的可能。手術切除是臂叢神經鞘瘤的主要手段。
臂叢區域結構復雜,有密集的臂叢神經叢林、頸動靜脈及多個分支、鎖骨下動靜脈及分支、胸膜頂等多個重要組織,手術風險較大,如損傷臂叢神經會出現上肢癱瘓;若損傷動靜脈會造成大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故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熟練的解剖知識及成熟的顯微技術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作為全國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技術精湛,實力雄厚,北醫三院秦皇島醫院同北醫三院全方位融合,更進一步促使各科室診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為醫院更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維護全市人民的健康權益提供有力保障。
瀏覽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