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返鄉路
摘要:
秦皇島青龍縣風凰山鄉40歲劉姓患者身患侏儒癥,身高和體重相當于五、六歲兒童,盡管身有殘疾,但他頑強自立,長期在外打工。小劉每年都會抽時間帶著辛苦勞作積攢的積蓄回家探望父母。然而,2022年6月16日,卻是一次難忘的返鄉路。
2022年5月25日,小劉在張家口打工時突然大量嘔血,工友急忙將他送到當地大醫院就診,因病情危重直接被收入重癥監護病房。經檢查發現,小劉的病因是牙髓炎繼發的膿毒性休克、消化道出血,同時存在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急性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右眶下膿腫等危重情況,在經歷了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胸腔穿刺置管、右眶下膿腫切開引流、右上頜智齒及第二磨牙拔除、床旁血濾、透析、導尿、留置胃管、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療后,小劉終于能吃東西了,醫生告知他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病情還有反復的可能,需要進一步積極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身在異鄉的他,由于父母年事已高無法乘車趕到,在經歷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打擊后,他倍加渴望見到父母,得到家人的陪伴,于是委托院方冒著風險踏上了轉院的回鄉之路。

2022年6月16日,患者在醫護的陪同下乘坐救護車千里迢迢從張家口大醫院轉到秦皇島軍工醫院繼續治療。經歷了長途顛簸,原本虛弱的身體變得更差,入院時右眼瞼腫脹明顯、右眼眶下切開處還有膿性滲出、大量膿痰需經氣管切開管反復吸引,經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檢查,患者同時伴有雙側肺炎、左側肺不張、雙側胸腔積液、低蛋白血癥、離子紊亂、多重耐藥等情況。針對患者復雜的病情和特殊的身體狀況,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張麗娜和主治醫生陳海超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
有了親人的陪伴及醫生的精準治療,患者病情有所好轉。第三天陳醫生早查房時突然發現,患者本已接近愈合的右眶下膿腫突然加重了,口腔內也發現大量膿性滲出,胸腔積液較前增加,出現了明顯的呼吸困難,所有的變化提示患者病情出現反復。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張麗娜主任立即組織了疑難病例討論,并申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重癥醫學科、營養科專家多學科聯合會診。結合會診意見,張麗娜主任團隊重新制定治療方案,給予留置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積液促進肺復張、改善呼吸困難,留置胃管給予鼻飼飲食避免食物殘渣加重口腔感染,同時給予右眶下膿腫留置引流,促進膿液引流,給予眶下延伸至口腔內竇道沖洗,針對多器官感染及耐藥情況研判致病菌及選擇針對性抗生素,加強口腔護理、機械輔助排痰、經氣管切口管霧化、吸痰、調整膳食營養促進身體機能恢復等治療。
病情的反復、不能經口進食、不能發聲、氣管切開處反復溢痰、留置尿管、長時間的臥床,這一切讓患者的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患者一度認為自己的病不會好了,甚者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父母對此也萬分焦慮與擔憂。張主任得知后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勸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并給予家屬心里安慰,所有醫生護士都會全力以赴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經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護的不懈努力,患者的病情有了明顯改善,身體一天天好轉起來,右眶下膿腫逐漸消散、切口愈合,口腔內不再有膿性分泌物溢出,口腔內及上頜的竇道完全愈合,肺炎大部分已經吸收,肺不張得到改善,胸腔積液完全吸收,胸腔引流管、尿管、氣管切開管逐步拔除,幾天后氣切處完全愈合。由于氣管切開患者已一個多月不能發聲,當他重新說出第一句話時,心情無比激動,在場醫護人員也都欣慰的笑了。
經過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護士25天的治療與護理,患者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康復出院。
瀏覽 (600)